Figma制裁事件背后为何国产十大伺服电机排名又是物品的焦点
【事件回顾】
上周末,一则消息迅速在中国设计界传开:美国设计软件公司 Figma 停止了大疆的企业账户,因为大疆进入了美国的制裁名单,而 Figma 不能为受到制裁的企业提供服务。
仅就此事本身而言,影响并不显著。因为 Figma 只是一款 UI 类设计工具,不涉及工业设计相关的 3D 类软件,国内外同类软件众多,替换成本不高。而事件发生后,不少国内软件公司反应迅速,上线了与 Figma 兼容功能,以减轻受影响程度。
在这次事件之后,有两点引发广泛讨论:首先,Figma 停用是否只是一个开始?如果更多常用软件因“不可抗力”暂停向中国公司提供服务,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其次,对国产软件来说,这是否是一种“送人头”的契机?本土软件如何利用国外产品封禁带来的机会。
然而,在这个背景下,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为什么被制裁的大疆会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近年来,如华为芯片和 MATLAB 的限制,让公众对于美国制裁名单更加敏感。大疆作为一家不断被列入黑名单中的科技巨头,其频繁遭遇制裁似乎更像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
【这些年,被“制裁”的大疆】
成立于2006年的大疆,是深圳的一家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民营科技巨头。在无人机市场,大疆占据着80%以上的份额,被认为是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领跑者。此外,大疆还以237.14亿美元估值,在《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2021)》中排名前28位。
故事讲述:
2013年左右,大疆与美国无人机制造商3D Robotics展开激烈竞争,最终结果是,大疆迅速击败了3D Robotics,使之退出了无人机行业。这标志着国产高新技术企业首次在美国本土市场实现垄断。这种威胁自然让美国政府心知肚明,因此出现了一系列关于网络安全风险的问题,并一度要求禁止使用大江无人飞行器并卸载所有产品,但随后解除了禁令原因未详,但可能是由于其产品性能太好,没有合适替代品可供选择。
2020年12月,大江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据称,此举可能涉及所谓的大规模侵犯、监控等问题。大江方面表示对这一决定感到失望,但同时也指出客户可以继续购买和使用他们的产品。不过面对加征关税,大江反手涨价13%,让美方消费者买单。
【大jiang 何以 “硬气”】
面对如此挑战,大jiang保持坚定态度,可以归功于以下三点:“好用、性价比高、专利壁垒”。
好用:民航拍科技创业初衷,却展示出战场胜利力。
性价比高:飞控系统高度集成化,同时云台稳定系统优越性保证性能,同时价格控制做到极致。
专利壁垒:累计申请过4000多项相关专利,其中包括916项公开专利等,为行业掌控力增强,同时借助完善供应链实现生态闭环,从零件自产到标准自立都能完成,使得来自外界任何形式技术封锁都显得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