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的谜团我是摄影师还是只会拍照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拍照片”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能是“摄影师”,但有没有想过,“拍照片是摄影还是摄像”呢?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背后藏着对视觉艺术和技术发展的深刻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白“摄影”和“摄像”的区别。从字面上来说,“摄影”源自法语,意味着用光线捕捉画面,而“摄像”则来源于日语,指的是录制动态画面的过程。简单地说,前者更侧重静止画面的创作,而后者关注的是时间流逝中的瞬间。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不少人习惯性地将任何使用相机或手机拍照行为称为“拍照”,哪怕是在捕捉运动场景、表演或者自然风光时。这时候,我们是否真的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攝影”,还是只是在进行一些快速的记录工作?
如果你是一名专业的广告片导演,你会发现自己经常需要以高速连拍来捕捉精彩瞬间,这种方式更接近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制作——即使你最终得到的是一系列静态图片。但如果你的作品主要是单一帧,那么它就更加贴近于传统意义上的“攝影”。
再次思考,如果一个人的作品大多数都是通过手机完成,那他能被称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攝影師"吗?答案当然不是绝对否定的,但也不能说一定能。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美学价值高、构图独特、色彩处理完美的地球观察(Earth Observation),那么无论设备如何,你所创作出的内容就是优秀的"攝影"。
总结一下,从技术角度看,"攝象"更多涉及视频内容;而从审美角度看,"攝圖"强调静态图像质量。而现代社会中的很多情况下,我们既需要记录又需要展现,因此'自拍'、“社交媒体分享”的概念让这一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每个人的视觉空间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形象,不管你用什么工具去记录这些形象,只要它们能够触动人心,就算得上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即使这只是简单的一个按钮点击。
所以,当有人问我:“你是在做‘攝象’还是‘攝圖’?”我会回答:“我正在用我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世界,然后把这些感受通过相机转换成一种语言。”因为,无论我们叫它怎样,都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