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连线陈文玲总经济师谈民营经济活力与广东经济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探索自然生态保护融合模式
在新的一年里,中国政府为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这个目标,我们既有信心能够实现,因为我们拥有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而且条件成熟;又存在一定挑战,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可能还需要“蹦起来”,才能摘到那颗树上的桃子。
首先,从长期基本面来看,我们的超大规模市场、制造业优势、人力资本和人才队伍,以及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超前发展,都为我们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外,科技创新也在不断加快,并取得了结构性突破。
去年,我们虽然遭遇了疫情,但通过修复和反弹,最终实现了GDP增长5.2%的目标。这一成绩得益于政府出台的8项强刺激政策以及全国各界共同努力。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仍需持续努力以应对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和经合组织(OECD)等机构普遍预计2024年的全球经济将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持5%左右增长水平是非常不容易的任务。
此外,大循环中存在着堵点,而国际循环则受到干扰,这些问题都体现在我们的体制机制设计上。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并构建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还有一定难度。
尽管消费已经成为拉动GDP增长主要驱动力之一,但实际上还有待提升。此外,由于美国国债利息历史高峰、资本流入压力增大,以及美联储可能调整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本轮投资热情尚未完全释放。
针对财政政策,我国赤字率虽然没有减少,但超长期特别国债作为一种新的工具,可以帮助增加资金投入至关键领域,同时减轻偿还压力。我认为,这种做法并不意味着支持力的减弱,而是在优化财政支撑方式,以适应未来需求变化和风险管理。
在货币政策方面,我建议建立内在稳定的资本市场制度,使其成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金融工具。通过改革创新,不仅能符合我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也能提高投资者的收益安全感,从而发挥资本市场晴雨表作用,并抵御国际金融风险。
最后,对于欧美央行宽松政策对我国资本市场影响,我认为美元的地位虽然受到质疑,但由于美国强大的国家信用支撑,它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不过,这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美元信用水平变动,以及如何利用自身优势避免受其波动影响,为国内经济提供稳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