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厂家生产的革命肺部介入领域巨头纷纷投身新时代
医疗器械巨头的收购动向如同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时钟,标志着全球各大公司在这场竞争中逐渐布局。从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商业化趋势,我们可以发现包括骨科、腹腔镜等刚性机器人已经步入了商业化的白热化阶段,而柔性手术机器人则仍处于快速发展期。
柔性手术机器人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可变形设计,可以适应非结构化环境,这使得它更适合于处理复杂的手术任务。柔性手术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潜力极高,它们正在治疗多种疾病领域,尤其是肺部介入、胃肠道、颅内等重要领域。
在这一赛道中,肺部介入技术显得尤为关键,因为它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如早期癌症。在我国,2015年新确诊的肺癌患者总数达到了78.7万,而美国报告显示,只有23%的肺癌被及时诊断,此时五年生存率最高达到59%。
然而,即便是最先进的手段,如CT影像也只能预测结节是否可能是癌症。而进行活检才能得到确诊,但周围型病变对于支气管镜检查而言难以精准地获得样本。此外,经皮穿刺活检虽然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存在假阴性的风险,并且可能引起并发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高度灵活性的机械臂系统成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这类系统不仅能够实现精准地到达任何位置,而且还可以携带各种治疗工具,从而开启了微创介入治疗的大门。随着这些技术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未来会有一款完美结合硬件与软件能力的设备,为医生提供更安全、高效、精准的手术体验,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