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网全球财经连线探秘广东经济活力密码民营经济引领自然景观下的繁荣发展
在2024年的中国经济增长5%左右的目标下,我们既有实现的基础,又面临着挑战。首先,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来看,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制造业优势、人力资本和数字化基础设施等优越条件,同时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取得了结构性突破。
去年,我们通过修复反弹,最终实现了GDP增长5.2%的目标。这一成就是各方努力的结果,不仅包括全国人民和企业,也体现在政府出台的8个方面强刺激政策上。尽管2022年我们的经济增速相对较低,但我们已经从疫情多点暴发中恢复,并在下半年开始反弹。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仍需努力,因为国际环境高度不确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及其他机构对于全球2024年的经济都持悲观态度。而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大循环与国际循环之间也存在干扰,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体制、机制设计上解决。
此外,即便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但预期正在减弱,而需求也在减弱。消费依然是拉动GDP增长的第一驾马车,但是住房消费和电子产品消费尚未全面起色。此外,社会资本投资热情没有起来,加之美联储可能调整利率政策,对于中国金融市场乃至房地产市场影响巨大。
因此,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中,以及国内大循环构建过程中的挑战之下,我们要确保政策支持力度不减。在财政政策方面,我国赤字率实际水平与去年相当,而超长期特别国债为国家长周期发展提供了稳定性支持。我认为这是一种新的财政支持方式,为未来2035年的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货币政策方面,则应建立内在资本市场稳定的制度框架,使其成为为国家服务而非只追求短期利益的手段。此举将帮助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并增加居民收入来源,从而促进消费投资扩张。同时,这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是2050年的现代化强国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