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下滑 08冷冻年空调买卖惨淡收官
一个凉夏在无声无息中溜走,转眼又到了空调2008冷冻年度的最后一周。据中怡康最新的统计及预测显示,2008冷冻年度空调行业的国内销量或在2400万台左右,将比上一冷冻年度的2434万台小幅下滑。不过,分析人士认为,中怡康已经算是过于“温和”了,行业实际比去年下滑了20%以上。 经销商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三大空调上市公司的财报能否讨好投资者仍是未知数,整个行业的前方依然一片迷雾。 销量下滑20% 位于深圳宝安的一名空调经销商方求炎(化名)对这个行业的前景有点焦虑:“销量年年要增长,收入又没怎么见长,这空调行业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北京有经销商携款潜逃,这很不地道,但完全可以理解。哪天我干不下去了,弄不好也出这一招。” 而让行业灰心的统计数据也快出炉了。中怡康市场研究总监彭煜昨日向本报记者透露,我国空调市场2008年1-7月的销量1814万台,低于去年同期的1869万台。本来最值得期待的6、7月份同样旺季不旺。2008年冷冻年度(2007年9月-2008年8月),除去8月的销量仅为2261万台,而2007年冷冻年的销量为2434万台,预计今年的销量会比去年略降。 而这或者已经是一组“冠冕堂皇”的数据。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市场情况要差得多:“保守估计,空调销量下滑了20%以上。80%的企业都没完成任务。” 经销商最苦恼 方求炎很苦恼———普通的经销商是这个产业链里面的“夹心饼”,日子最难过。“空调卖不动,库存一大堆,资金周转不灵。本来在这样的市场下,最干脆的办法是便宜卖,但是厂家的价格又不肯松动。”“怎么办?只能垫着空调睡觉呗。” 很可惜,厂家的政策并没有明显的松动。“一边是市场压力,一边又是厂家的压力,我们是最累的。”方求炎说,“按公司的要求每年任务递增30%.我们任务完不成,资金也被压死了。但没办法,还是要继续入货,厂家给的任务和政策把我们套死了。” “当这种游戏玩不下去的时候,厂家就继续招揽经销商,不停地开户。谁卖得不好就在他旁边开,谁卖得好也在他旁边开。因为是在原来的户已经投款提货后开新户的,所以开户可以直接提升厂家的业绩,但对经销商的业绩是直接的打击。”方求炎抱怨道。 安信证券分析师吴美萍分析指,需求层面的下滑影响很大,5月份后一些消费已经提前,而天气迟迟没有热起来。于是出现了某空调专卖店老板卷款潜逃的事件。这一事件,偶然中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企业低谷还没到来 “经销商的日子不好过,厂家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方求炎说。 “人民币升值、外需特别是美国市场下滑、全球气温下降(拉尼娜现象形成)、工资和原材料成本均上升、能效标准提高、房地产市场下滑、企业和经销商在快速扩张信心满满的时候突然遭遇需求向下的拐点。”吴美萍概括指。 据国内某空调企业高层透露,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空调库存占压资金多达200多亿元。 一边是下滑逾2成的内销市场,一边是过千万台的巨大库存,空调厂家不自觉地在生产旺季选择了减产。“9月份之后,不排除空调企业为完成年度销售任务而发起大规模价格战的可能。”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这样预测。 尽管格力电器、青岛海尔都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业绩预告,但“最坏的还没到来,股价已经反映基本面的恶化”。吴美萍指,尽管格力、美的都是很优秀的公司,但相信未来的路依然不好走。东方证券预计青岛海尔下半年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很难维持,利润增速将有所回落。中信建投方面同样称,空调行业发展2008年上半年就已缓速,2009年空调行业增速将放缓,行业利润或将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