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会议在长春召开
第四届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会议在长春召开 7月22日-23日,第四届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由中国土壤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承办。 会上,围绕黑土地健康培育、黑土地产能提升、黑土地生态屏障与黑土地数据挖掘等主题,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做了交流分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张佳宝在致辞中指出,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2021年起,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会议已经连续举办3届,得到了世界主要黑土区国家和学术界的大力支持,已经成为全球黑土地前沿科学与先进技术交流的高端平台。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以来,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强化科技创新在黑土地保护中的支撑作用,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装备研制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突破,构建了“龙江模式”“梨树模式2.0”“大安模式”“大河湾模式”等创新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 《中国科学报》从东北地理所获悉,“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项目将坚持创新引领,打造“用得上、有影响”“推得开、留得下”的黑土地可持续利用技术模式,为“用好养好”黑土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贡献。 7月20日,参会代表赴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参观了百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基地,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所研究员何红波、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副站长王贵满介绍了“梨树模式”的技术要点及其在黑土地保护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7月21日,参会代表赴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参观了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科技成果,包括万亩示范基地和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梁爱珍介绍了黑土退化阻控与地力提升技术,展示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长春示范区的应用成果。 会议同期还举办了“中美黑土地保护利用先进经验与人才培养交流”研讨会、“优秀研究生英语论坛”学术研讨会、大数据背景下的文献挖掘与期刊介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