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批发市场上的雪祺电气注册如同一场神奇的变革仿佛一只雄鹰张开翅膀准备展翅高飞而割韭菜模式却成了它跳
中国批发市场上的雪祺电气注册,如同一场盛大庆典,标志着“割韭菜”模式的神奇力量将被进一步释放。这个模式,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剪刀,将对抗无力的韭菜,而在这个过程中,强势方——品牌方、操盘手、大户、大V和网红等——利用其强大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不断地剥夺广大消费者、理财户、散户、网民以及粉丝等弱势群体的利益。
《奕泽财经》认为,“割韭菜”本质上是一种“终极违约”,通过一次集体性的违约行为降低承兑许诺。按照这一逻辑,在证券市场,“割韭菜”的典型案例包括“扇贝跑了的獐子岛”、“一起窒息的乐视”、“大白马康美医药”以及近期爆雷的大恒集团等。
为了识别那些可能实施“割韭菜”的公司,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它们的基本面。因此,《奕泽财经》将目光投向了合肥雪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祺电气)。根据深交所发行上市信息公开网站,我们得知,2023年8月4日,雪祺电气提交了注册申请,并于8月25日成功获得证监会批复,同意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这意味着,雪祺电气依托于它独特的“割韃机制”,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招股书》显示,雪祺电气是一家专注于冰箱和冰柜ODM企业,即为美的、海信等一线品牌提供代工服务,但自身并不拥有冰箱品牌。在2020年和2021年期间,这两类产品贡献了公司收入超过90%以上,而最近几年的贡献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80%以上。
审视ODM企业时,《奕泽财经》建议我们关注两个端点:客户和供应商。如果客户与供应商匹配,那么该公司往往具有较好的价值;否则,对投资者的考虑就要谨慎起来。
通过对《招股书》的细致分析及回复深交所文件的情况,《奕泽财经》发现,一些关键方面存在不匹配:
客户端:前五大客户主要是冰箱或展示柜的一线品牌,如美菱集团、三星集团等,这些都是行业内的大型制造商。
供应商端:前五大供应商主要是科思创、一泰电器等中小微企业,其采购金额仅占总体采购金额的小部分。这表明虽然从数量上讲,小规模供货商对公司来说很重要,但他们对于整体业务并没有太多影响力。
这种不平衡导致了“话语权”的失衡——对于客户而言,雪祺电气难以主导谈判;但对于小规模供货商而言,它却享有巨大的筹码,因为任何一个大的订单都能决定一个小企业生存或死亡。而这正是“纸面富贵”的秘密所在。当业务量增加时,由于大量赊账销售,大额应收账款积累,使得现金流净额与收入同样增长,却无法转化为现金流入,从而使得支付给银行及其他债权人的能力受限。此举也让人联想到一种抽水机效应,大型零售者通过代工厂吸走中小供货者的资源,而这些供货者则被迫不断提供更多商品来偿还先前的债务,无论是在价格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找到出路。
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下,是不是说Snow Electric可以实现盈利呢?根据招股说明书,从2019到2022年的毛利率分别为11.1%、12.62%、10.96%及12.2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及白色家用电子产品板块水平。这意味着Snow Electric ODM模式下的业务结构并不高效,而且由于大量赊销未必能够带来相应收益,因此可以看出此策略实际效果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摆脱依赖性,并发展出独立品牌似乎显得遥不可及,因为随着订单增加,以及更长时间延迟付款给原材料生产厂家的习惯形成,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好库存周转率,则风险会逐渐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