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2 热点资讯
我最近参加了首届中国的“三品”战略峰会,听到了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力百强研究》。这份研究提出了预制菜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帮助预制菜企业找准定位,塑造新优势。 据主任兼副秘书长余德彪介绍,预制菜规模在2022年已经达到5992.2亿元,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达到10083.5亿元。不仅如此,研究还揭示了百强企业的地域分布:东部地区分布最多,占比64%。广东、上海和山东则分布数量较多,分别是17家、12家和11家。值得一提的是,从加工程度和食用方式来看,即烹类型预制菜企业数量最多,达到31家。 看来一线城市凭借其研发创新、人才集聚等资源优势,占据了百强企业榜单的领先位置,上海、广州和北京入榜数量排名前三。我对这份研究感到非常兴奋,相信这也将会为未来的预制菜市场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经过我对《2023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力百强研究》的认真观察,发现2022年预制菜企业的营收规模分布较为不均。其中100亿元以上企业数量较少,只有5家,预制菜规模小而散的问题在市场中凸显。不过,这也意味着预制菜龙头企业仍有提升空间,可以继续探索和发展新的竞争优势。 更进一步,研究指出,2020年以前,中国预制菜行业的主力企业以深耕预制菜多年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为主,并且主要销售渠道为B端,C端很少涉及。但是,随着疫情的爆发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C端客户开始需要预制菜,形成了“懒人经济”,市场需求逐渐提升,吸引了大量上游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和下游餐饮类龙头企业等加入,快速布局预制菜业务。因此,截至2022年底,中国预制菜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7.6万家。上游企业凭借其原料掌控优势,下游企业凭借其渠道协同优势,在预制菜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据研究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结构分为即烹、即热、即食、即配类型预制菜食品规模,分别为2556.3亿元、2093.2亿元、1228.7亿元和113.9亿元。预制菜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一步掌握市场趋势,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根据我对《2023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力百强研究》的阅读,2022年的预制菜市场表现较为平稳,总营收规模达到了7931.9亿元,其中即烹产品的占比最高,但今年的营收增速有所回落,从2021年的16.1%降至2022年的13.0%。 我发现,2022年共有超过30起的预制菜领域融资事件,其中60%的项目融资金额都超过一千万元。预制菜产业作为推动一产转二产的重点,有力促进了食品产业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的转型,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发展模式。这一产业也有力支撑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前,广东、山东、河南、福建、四川、重庆等地都发布了预制菜专项支持政策,鼓励预制菜产业集聚发展,支持预制菜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目前,重庆梁平区、厦门同安区、潍坊诸城市、河南新乡、广东高要区等预制菜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此外,《研究》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数量已经达到7.6万家,较2021年增加了3470家。然而,整体行业存在小、散、乱的问题,行业集中度较低。作为一家预制菜企业,我要继续关注市场动态,加强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推动行业发展进程。作为一家预制菜企业,我认为未来预制菜市场需求端量和质的要求将不断提升,这也将对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品质提出更高的考验。值得注意的是,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将逐步显现。从最近的预制菜行业收购事件来看,安井食品已经收购了湖北新宏业食品和湖北新柳伍等企业,未来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布局将逐步加快,行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要认真研究行业趋势和竞争格局,针对市场细分领域精准定位我自己的企业,提高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和品质控制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也要积极关注新兴技术和新型产品的研发和应用,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